凡夫即佛,煩惱是菩提,何解﹖
這兩句說話本出於六祖壇經的般若品第二,類似相同意義的,在其他佛經中也常有的。
每個生命都有佛性,都有如來藏,在這點說『凡夫即是佛』。在『一切皆空』的範疇下,『煩惱即菩提』。凡夫與佛是兩個極端;煩惱與菩提又互不相關,但又何以放在一起,並且有一個等同的意味呢﹖佛教分開真諦和俗諦兩部份。我們認識的,在俗諦裏,世俗的現像都對立,於是有善有惡,有凡夫有佛陀,有煩惱有菩提。當證真諦時,一切皆空,萬法等如零,心靈上對於現象的一切,習慣,知識和印像都放下解脫,這樣一切歸於真空,內心寧靜安和,凡夫、佛陀、煩惱、菩提等等境界;都不存在這位正在證真如的修行者心目中,一切空寂。沒有凡夫也沒有佛陀,而煩惱和菩提亦是一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