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佛教的精神何在﹖

 

關於大乘佛教的精神,以普度眾生為目的。不論自己力量如何,首先著重發心。大智度論有此一說︰『菩薩發心,己未度,先度人』。即是要犧牲小我,完成大我。但是大智度論接著說︰『己未度,焉能度人』。即是若然自己沒有本領,又如何可以教導他人。要有能力就先要好好學習。

 

大乘佛教的宗旨有六度波羅蜜,亦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(般若)。這六度波羅蜜包括了︰大乘人身口意三業的道德操守,以及心靈上淨化、純潔、昇華的修養,一個人身心都有上佳的操守,就自然能夠約束自己,利益他人。佛教大乘精神好比一架大車,可以多載人群和貨物;而且可以走更遠的路程,佛教鼓勵大眾要發大乘心,要發最上乘心。在這裏錄出自楞嚴經的法句︰

 

『願今得果成寶王,還度如是恆沙眾。』

 

一個佛弟子將來得成佛陀,覺自、覺他、覺行圓滿。 再入世普度眾生,眾生有如恆河沙數那麼多。

 

『將此深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。』

 

佛陀教導弟子,要將自己的身體和心靈,奉獻給一切眾生和塵世,服務人群,也即是說要入世好好的服務社會。如果能夠這樣做,度己度人,也就是報答了佛陀的大恩大德了。

 

佛教著重福慧雙修,所謂修福,就是與眾生結緣。眾生有分親疏,親的眾生即是父母、師長、夫妻兒女、兄弟姐妹等親屬;疏的眾生即是街坊鄰里,社會人士等,再擴大來說,他方世界眾生都算是疏遠的眾生。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有緣相遇的一切眾生,基於大慈大悲的心態,理應與彼等結善緣,這些善緣必然是越多越好,而我們的福德亦會隨之越發穩固。就以種福田來作個比喻︰在田中能多種好種子,再經努力耕耘,自然能夠產生好果實。人的成長,著重智慧,這份智慧不假外求,一定要返本還原,在一己的心靈中滋養。當排除雜念,並且去掉不良種子,例如貪慾、瞋恨、愚癡、傲慢、邪見、對真理狐疑不信等等,儘量把它消除,再加以不斷般若禪定雙修,才能證真如,此外更要廣結善緣,多做公福利,福慧具足,就是大乘菩薩的基本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