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波羅蜜分別是:『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』也就是佛法所說的「六度」。修行這六度,正好對治人性的慳貪、毁犯、瞋恚、懈怠、散亂及愚痴。
六度波羅蜜以「布施」為首,可見極受重視;佛法講慈悲,慈者與樂,悲者拔苦,而布施正是與人快樂,拔人痛苦的最有效方法。布施時,施與受雙方都得到快樂,是自利又利他的無上法門。
布施感引富裕,能令去貧得福。更可以克服人性的慳貪毛病,使人一改慳貪習氣,由時常想;人家能給我什麼?轉而時常想;我能給人家什麼?
布施有三種: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。財施度人困厄,無畏施度人脫離恐怖,法施指導人明理,解釋疑難。
「持戒」是守戒律,防非止惡,約束自己不要行差踏錯,造罪作惡。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依,五戒是:不殺生,不偷盜,不邪淫,不妄語,不飲酒。
世人求長壽、財富、名譽、健康、受人恭敬。只要嚴持五戒,就以不殺生而愛護生命;獲長壽。不偷盜而能布施;獲得財富。不妄語而能誠實待人;獲得名譽。不邪淫而待人有禮;獲得恭敬。不飲酒及吸食有麻醉劑,刺激的食品,就能獲得平安和健康。持五戒來生定可得人、天福報。
「戒是無上菩提本!」因為戒能生定,定能發慧,有了慧證悟無上菩提。
『佛在世時,以佛為師;佛涅槃後,以戒為師。』
「忍辱」能積陰德,令業障消滅,增加福報。若不能忍受,節制脾氣、情緒、欲望,影響身心健康,一念瞋恚心起,引煩惱障門開。
簡易的調心修法,能在短期內養成寬宏大量,及恕人美德,方法就是靜坐默想;一切眾生與我有緣;隨喜他們功德,原諒所有罪惡,只要時常靜思默想,心胸氣量自然寬大,待人更慈悲仁愛,態度更柔和,亦不會太多計較。所謂:「忍一時,風平浪靜;退一步,海闊天空。」
「精進」努力求精純進步。成功要靠努力,一個人鬆懈怠惰、好逸惡勞,只想享有成果,不耕耘而妄想收穫,那有不播種而有收成呢?
精進是長期的努力,細水長流,不要以「一曝十寒」的方式。佛陀弟子二十億耳,求道急欲證果,廢寢忘餐地修行,但不如願,便反悔要還俗,佛告訴他;修行之道,不要太著急,也不要鬆懈,必須恰到好處,方才容易悟道,就如琴弦,緊,會折斷,弦鬆,音色就不美一樣。
修道要精進,不屈不撓,但同時要善調飲食、睡眠、生活、起居、身體、情緒等,這樣才容易悟道證果。二十億耳聽從佛陀教導,依方法修行,不鬆不緊、很快就證道。要成功達到理想,需配合各方面因素,條件,加以奮勇努力。
「禪定」靜慮思惟。把妄念停息,惑盡情空時,真境現前,就能悟見自性。
人最易胡思亂想,意馬心猿,貪瞋憂喜未得寧靜。心散亂是動,動就會造業受報,以至流轉生死受苦。如果不想備受眾苦,就要妄心不動,要妄心不動,就得要修習禪定。
禪定能使人心力集中,定心一境,從而產生高度智慧,對治散亂之心。因為禪定是一種心智的鍛練,通過這種鍛練。可以消除妄念、執著、無知、分別心,與此同時有份莊嚴、寧靜、光明、自由的境界,充滿身心,令人喜悅。
佛教的義理說明;眾生有生死輪迴,般若波羅蜜是解脫方法。「般若」智慧,不同一般所說的聰明智慧,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真智妙慧。修習般若,能證悟真理。
『三世諸佛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』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
般若是六度的眼目,其他五度離開般若,如人有足而無目,很難到達彼岸的。勤修六度,生命將顯得更有意義,多姿多采,充滿光輝燦爛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