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大小乘及任何部派的經典,都是在佛滅後,佛徒所追述的。
佛經的出現,由團體公開結集的,歷史可以確實考證,內容當然正確,阿含經就是由團體公開結集而成。
佛陀住世八十年,入滅後;大弟子大迦葉有感於當時佛陀遺教需要整理,於是請阿闍世王為施主,供給生活及一切資具,阿難結集經藏。誦出的經文,由五百大德印可,才泐為定本,這次即是歷史上最有名的 「五百結集」,是由團體公開結集編纂完成的經典,這套經典就是阿含經。在四分律藏,卷五十四有記述。
阿含譯意是「法歸」。是萬法所歸趣的意思,又叫「無比法」,本是佛經的總名,是原始佛教。
增一阿含經 五十卷 中阿含經 六十卷 長阿含經 廿二卷 雜阿含經 五十卷
阿含經是一套總合多數單行本小經而成;實在是叢書體裁。現在舉出長阿含經內容以例其餘︰十上經 大緣方便經 善生經 阿摩晝經 梵動經 遊行經 世記經 沙門果經上面所舉各經,都是獨立成篇,沒有割裂的毛病。
阿含經有下列各項,可應研究的需要︰
(一) 四阿含經以公開的形式結集,最為可信。
(二) 四阿含經比較近於樸實說理,甚少補敘點染,所以經內所含佛陀語錄自然豐富而且純粹。
(三) 阿含經是一種言行錄的體裁。從中可以體驗釋尊的現實人格、思想及行為。
(四) 佛教的根本原理──例如︰四聖諦、十二因緣、五蘊、業感、輪迴、三十七道品等,都在阿含經內詳細說明。
(五) 阿含經含孕大乘教義很多,所以不會與大乘教義經衝突,更不應訶斥為偏小,而予以鄙棄。
(六) 阿含經敘述當時社會事情最多。讀之可以知釋尊所處環境及其應機教化的苦心。
(七) 可由阿含經中涉及印度風俗者,而觀察得其與佛教的關係。例如觀四姓階級制度記述,可以知佛教的平等精神,觀種種祭祀儀法的紀錄,可以見佛教的破除迷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