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」
「舍利子」是佛陀的弟子。「智慧第一」音譯是舍利弗,即是他母親舍利的兒子。八歲就與大論師高座論辯。才華出眾。十五歲遇到馬勝比丘,聞法歡喜,皈依佛教剃度出家,經十五日便證得阿羅漢果。佛希望舍利子注意色相與空性的道理,故稱其名。
「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」不異︰是不離意思。以色蘊為例,所謂色只不過是依眾緣和合而生的假名,不離,無自性 (隨著不同情況而改變) 空的狀態。無自性的狀態,也不是離色而獨立存在,「色」有空的狀態,「空」是顯現色會改變的狀態。二者是同體相即。
色是虛妄分別所變現,這虛妄分別是不離開空性 (生命的本質,宇宙的實體) 而存在的。空性亦不離色蘊而存在。「色」與「空」有如波浪與水,水不離波,波不離水,此「不異」指同體之不異。
「色」指現象與所有形形色色的諸法。「空」指諸法的本體。緣起性空的理性。「不異」是不離無差別的意思。因為色離於空,沒有本體就不成為色,空離於色,色亦不明顯出現;色相是具體存在,性空是無,兩者卻是不相離,又是不相異的道理,無比喻來說明,木頭與枱,從它外觀是枱,但實質是幾塊木頭,木頭與枱好像是兩樣東西,其實兩者是不相異,也是不相離性的,所以枱的相狀和木頭的體性,是一而二,二而一,不相離不相異的色法與空性。空因色相而得見,色相因空而顯現,色離空則無所託,空離色則無所名,這就是「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」的道理。
「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」色即是空所顯現,並不是二者湊合在一起,而是色就是空性,就如金戒指即黃金,黃金與戒並不是兩樣物體。反過來說,空性亦是色的實則。
「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」「受」指苦、樂、不苦、不樂的感受;「受」指苦、樂、不苦、不樂的感受;「想」是取像作用,包括對於境界所起的印象,知覺和概念,「行」是意志,欲望等心作用,「識」是認識力,受想行識亦不離開空性而存在,所以一切亦是如此。因為色、受、 行、識是生命的總和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