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淺釋 (九)

 

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。

 

」︰是般若智,即菩提,菩提是佛的智德。

」︰是性空理,即涅槃,涅槃是佛之斷德。

 

無智亦無得。」無能觀的智,所得的理自然亦是空了,能觀的智和所得理,都說為無,是因為菩薩修行深般若之時,智照諸法皆空,一切差別知見都放下了,能所雙亡,智境一如。

 

學佛修行進入最高境界時,不但空去能觀智的菩提,連所得境的涅槃,亦是空無一物,所謂「生死涅槃,猶如昨夢」,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就是這個意境。

 

智有三種︰一、一切智。二、道種智。三、一切種智。

 

一、「一切智」︰聲聞緣覺的智慧,能知一切法皆以空為特徵。

 

二、「道種智」︰菩薩的智慧,能知世俗諸法種種差別特徵。了知眾生種種境況,故此深入社會,普度眾生。

 

三、「一切種智」︰佛陀綜合圓通的智慧,真如世俗都圓明,普遍教化眾生,斷惑證真。

 

般若真空之理︰「涅槃」是從無所得而得,因清淨圓明的般若心中,纖塵不染,了無渣滓,如覺少有所得,就成為般若性空的大障礙。

 

以無所得故。」在真空般若境界,一切無所執著,即是沒有所得。

 

前文說明在真空般若境界,放下一切觀念。包括︰

 

生命(五蘊) ─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
 

色身(六根) ─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
 

塵緣(六境) ──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

 

神經系統(六識) ──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

 

真空般若境界下,放下五蘊空、放下十二處空、放下十八界空、放下了諸法;同時也放下了佛陀的教義、放下十二因緣、放下四聖諦、放下大乘的菩提「智」及涅槃「得」,所以一切皆空,無有所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