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壇經 摘要一

惠能去到東禪寺,竭見五祖弘忍大師。師問︰「欲求什麼?」惠能答︰「我求成佛。」五祖說︰「你這獦獠(獸類)、怎樣作得佛。」惠能說︰「人,雖然有南北的分別;佛性卻無南北之不同。我與和尚,佛性那有差別。」五祖暗自讚,但不作聲,吩咐隨眾服務。

 

八個月後五祖召集人說︰「你們各自說出心得,且看般若智慧如何,各作一首偈語,呈給我看,若然明白般若,會付給衣鉢。為第六代祖師。」

 

大眾都擁戴神秀為敎授師。神秀寫了一首偈語,卻不敢呈給五祖,只好深夜,自己執着燈火,在南面廊下牆壁,寫出偈語︰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身似菩提樹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心如明鏡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時時勤拂拭            莫使有塵埃

 

菩提樹婆娑、青翠、沒有蟲蛀,給人蔭涼。這偈形容人的身體健康、硬朗;而思想有如明鏡一般,光明,清潔。還要時常注意打掃,揩拭,不要讓塵埃沾染,以免蒙污。

 

翌日,五祖看見,知道神秀還未證道。消息傳到廚房,惠能說也有一首偈語,不過不識寫字,煩勞張日用別駕(官銜)替我寫吧。他們來到堂前,惠能口讀出偈語︰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菩提本無樹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明鏡亦非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來無一物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何處惹塵埃

 

這首偈念有明心見性的意義。菩提,是道,學道,是修學戒、定慧,一片空靈,何來有樹。鏡子有照明作用,不必有台架。一切皆空,靈性淨化、純潔、昇華。怎會惹上貪、瞋、癡的塵埃。

 

五祖見了,知道這個弟子證道。來到工作間,見惠能舂米。五祖問︰「米舂妥好了嗎?」惠能說︰「舂好了,正等待篩」;五祖在舂礁敲擊三下,即離去。惠能心領神會。三更靜悄悄的進入方丈室,一燈如豆,五祖傳法金剛經給他︰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惠能恍然大悟。五祖傳給戒衣及鉢,定為第六代祖師。五祖送六祖惠能過江。

 

惠能在獵人處工作,食碟邊菜,歷時十五年離開。到廣州法性寺遇印宗法師講涅槃經。時有風吹旛動;一僧說風動,一僧說旛動,議論不已。惠能對他們說︰「不是風動,不是旛動。仁者心動」。